AnyBody 應用案例
單杠運動分析
本例題顯示了不利用運動捕捉數據,在AnyBody中進行單杠運動的人體模型的制作方法和分析結果。
評估三種不同類型的單杠的結果。
同時,根據想要鍛煉的肌肉和預防損傷為目的,進行單杠的尺寸參數研究和動作的合理性判斷。
- ① 模型化
- 右圖為環境的模型化和人體模型動作的定義。
討論3個不同的單杠動作。
執行逆動力學分析了維持設定的動作所需的人體肌肉激活度等結果。
每種情況都會在模型附近顯示最大肌肉活動量、肩部高度、右和左肘關節反作用力的輸出。
人體模型的屬性:
● 體重=65kg
● 身高=170cm
● 設定肌肉=強壯
- ③ 參數研究(例 動作3)
- 定義
根據想使之工作的肌肉,對動作3的桿進行尺寸參數研究。
桿的長度從0.3m到0.8m、握把角度從-20°到+80°,進行下垂動作的分析。
設置3組想調查的肌肉,分別為二頭肌、胸肌、背闊肌,作為輸出。
另外,為了預防關節外傷,輸出各分析的肘關節、L1L2腰椎腰椎關節的力的平均值。
※ AnyBody參數研究的輸出值的制作簡單,且自由度高。除了平均值外,還可以設定不同的值,如其他(肌肉力、關節反力 、代謝功率、有效質量等)值的最大值/最小值的輸出或另寫公式輸出也是可以的。 - 結果
以下的圖是各參數的組合,用3D圖表表示各肌肉小組中指定的關節反力平均值。
- 【肱二頭肌】
在桿長度為0.3m、與方向盤角度為25°時,肱二頭肌的肌力最大。
【肱二頭肌 3D圖表】- 【胸大肌】
在桿長度為0.70m、與方向盤角度為-20°時,胸大肌的肌力最大。 - 【背闊肌】
在桿的長度為0.70m、與方向盤角度為5°時,背闊肌的肌力最大。 - 【肘關節反力】
在桿的長度為0.70m、與方向盤角度為-20°時,肘關節反力有最小值,屬于最安全的狀態。 - 【L1L2腰椎關節反力】
在方向盤角度為-5°~10°時,L1L2腰椎關節反力不依賴于桿的長度,為最小值。
Copyright © 2013 Terrabyte (Shanghai) Co.,Ltd.